江苏扬州征远律师事务所
□ 站 内 搜 索 □
请输入查询的字符串:


标题查询 内容查询


交警认定依据与事实不符法院不采信
发布时间: 2007-6-11 15:13:27 被阅览数: 861 次 来源: 新华社 任硌
文字 〖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一起交通事故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近日在四川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因公安交警部门所作的责任认定依据的事实与案件事实并不符合,其责任认定结论法院不予采信。法院二审判决原审被告驾驶员张某应对损害后果承担全部责任,车主闫某对此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赔偿原审原告车主夏某车辆维修费8000多元。

  2003年12月22日凌晨,司机罗某驾驶车主为夏某的小客车在成都市内一路口向右正常变道时,与同向行驶由张某驾驶的轿车相撞,造成二车不同程度损坏,张某受伤。事故发生时,张某所驾车的速度为120公里/小时。之后,张某被送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抢救,诊断为脾破裂,右小腿、右侧肋骨骨折,急性乙醇中毒等。张某在急诊时,医院检验其血液中乙醇浓度后,得出酒精中毒的结论。

  在事故发生当日,四川省法医学会对公安交警部门送检的张的血样进行检验,结论却不属酒精中毒。之后,公安交警部门最终认定罗某负事故次要责任、张某负主要责任。

  庭审中夏某认为,医院在第一时间抢救张某时的血液检测已达酒精中毒,是对张某病情的客观反映、较为真实,证明张某属醉酒驾车,且事故路段的限速是40公里/小时,张某超过了规定速度。而公安交警部门抽取张某的血样并送检,没反映出血液的采样时间,此证据存在重大瑕疵,不应作为定案的依据。夏某认为,交警部门认定张某为酒后驾车及事故责任认定均是错误的,张某应对事故负全责,此车车主闫某负连带责任。法院最终支持了夏某的说法,依法作出了上述判决。

 

 


上两条同类新闻:
  • 《婚姻法》第46条中“无过错方”如何认定
  • 最高法院民二庭负责人解读审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司法解释

  • 江苏扬州征远律师事务所
    Copyright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江苏扬州征远律师事务所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06052734号  技术支持 金法网络